作者: Yahoo!奇摩 | Yahoo奇摩(新聞) – 2015年5月26日 下午1:02
Y小編的話:隨著氣候變遷、全球暖化,台灣的夏天越變越長,在悶熱的時候全身泡進沁涼的水中,身心舒暢,但隱藏的危機可不能小覷。Yahoo!奇摩新聞幫大家整理五大Q&A,教你不管是救溺或遇溺的時候,一定不能慌亂的須知。
Y筆記:
- 危險戲水水域包括:海邊、河川湖泊、游泳池。
- 發生溺水滅頂到死亡,通常僅需4~6分鐘。
- 關鍵時刻操作CPR和AED,是搶命重要技能和設備。
Q:容易發生溺水的地點有哪些?
A:台灣多山、多河、多湖泊與集水區、多海域適合水上活動,針對發生溺水場所可分為:
- 海邊:颱風看浪卻小看浪高而被捲走、海邊游泳或衝浪過遠、進退潮落差大以及瘋狗浪突來無法反應的原因,即使僅踏浪也可能溺水。
- 河川湖泊:錯估水位的深淺、小看河川的暗流急湧、水庫洩洪使溪水暴漲產生急流。
- 游泳池:多為孩童到成人池玩耍而因水深溺水,或不當使用游泳器材,若再加上該處救生員不注意或不在場就更容易導致無法挽救的情況。
根據教育部統計,容易發生溺水水域有:新北市南勢溪、新北市沙崙海灘、新北市大豹溪、桃園大漢溪、桃園永安漁港、新竹內灣、嘉南大圳、台南黃金海岸。
Q:發現有人溺水時,應該如何反應?
A:把握黃金搶救時刻,立即做正確判斷和行動:
- 快速的評估自己的能力和手邊能用的資源。
- 在岸上執行救援才安全,勿驟然跳下水去救人。
- 先尋找附近有沒有長的木棍、竹竿、繩索等物品,於岸上伸向溺水者,把溺水者拉回來;若是距離太遠,再試著將救生圈、浮球等有浮力的東西丟給溺水者。
- 設法使其頭部保持在水面上,施救者最好從背後靠近溺水者,減少被溺水者緊緊抱著、兩個人都溺斃的機會。若溺水者已失去意識,就必須讓他仰臥,並將頭部舉出水面,以保持呼吸暢通。
Q:溺水致命是什麼情況?
A:溺水後,水、泥沙等進入呼吸道,刺激呼吸道痙攣或產生阻塞而引起缺氧、窒息。落水滅頂後一般4~6分鐘即可致死。
Q:搶救溺水的緊急技能、設備為何?
A:關鍵時刻搶命一定要懂得操作:心肺復甦術(CPR)、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(AED)。
新版心肺復甦術CPR步驟口訣改為:叫叫CAB
- 叫:查看意識與呼吸。可以輕拍及呼喚來評估意識狀態、快速查看是否有呼吸,並檢視身上是否有外傷,或需要醫藥援助。如果發現已經昏迷且沒有呼吸(或僅有殘喘)時,需開始施行救命術。
- 叫:呼喊求救。在進行急救之前,記得大聲呼喊請求旁人幫忙急救,及請人打119。但如果獨自一人時,請先施行救命術約兩分鐘後,再趕快打119。
- C:Compressions胸外按壓心臟。對於無反應且無呼吸的成人,讓其仰躺後,立即開始以每分鐘至少100下的速度進行胸外按壓,對嬰兒使用兩指、兒童使用單手或雙手按壓胸部中央的位置,按壓時,手要打直、垂直用力壓下,放鬆時,要讓胸部完全的回彈。
- A:Airway打開呼吸道。一手壓前額,另一手抬高下巴,使頭往後仰、嘴巴張開的姿勢,來打開呼吸道,並檢查口中有無異物,如有發現,直視下取出異物,切勿盲目挖取。
- B:Breathing人工呼吸。壓胸30下、打開呼吸道、然後直接口對口人工呼吸兩口氣,每口吹氣時間約一秒鐘,吹氣時,要看到胸部有起伏,但避免過度用力吹氣。
如此反覆執行5個循環(約兩分鐘)後,如果還沒打電話求救,此時應趕緊通知119,接著繼續急救直到救援到達,或患者會動、有呼吸為止。
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(AED)操作步驟:
- 打開電源開關 (Power on the AED)。
- 貼上電擊片,插入導線 (Attach electrode pads)。
- 分析心律 (Analyze the rhythm)。
- 確定無人接觸病患,依機器指示電擊(Clear the victim and press the shock button)。
- AED電擊貼片黏貼的位置:
- 右側電擊片貼在右胸部上方鎖骨下面,胸骨右側處。
- 左側電擊片貼在左乳頭外側,電擊片上緣要距離左腋窩下約7公分左右。
- AED的禁忌:
- 小於8歲以下或體重小於25公斤病患不能使用。
- 避免接觸水源,若胸部潮濕,須先擦乾再使用AED。
- 若胸部有藥物貼片或胸部內裝有心律調節器或電擊器,則AED的電極片須貼在遠離上述器具至少2.5公分處。
- 分析心律時,不可晃動病人,若在行駛的救護車上AED無法分析心律,須先將救護車停穩再行使用。
Q:防溺有10招,看你能記得幾招?
A:
所以Y~每到夏天溺水事件層出不窮,無論是游泳好手或是旱鴨子,所有人都要知道自己的能力範圍,不可忽視大自然的力量,不管是救溺或遇溺,一定不能慌亂,熟知自救之道才是上策。
【參考資料】
內政部統計處
中華海浪救生總會-國民水域安全宣導資料
台北市政府衛生局-醫護管理資訊-市民急救技能訓練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-健康專欄文章:溺水事故傷害之預防及其實務
中華緊急醫療救助協會
台灣AED world